(一)解讀鐵藝
鐵匠是一個古老的職業。最早的鐵制品產生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,小亞細亞的赫梯地區應當是鐵藝的發源地。自人類進入鐵器時代之后,伴隨著鐵制品的生產,以鐵制品加工技能為主的職業就誕生了,人們把打造鐵器的師傅成為鐵匠。他們加工出了各種各樣的鐵制品,如鐵鍋、鐵勺、菜刀、剪子、釘子、刀劍、長矛......這些鐵制品粗糙也好,精細也好,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鐵藝,準確地說,應該叫做鐵器。
隨著歲月的流逝,科技發展了,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用品日新月異起來,在一代代鐵藝們的手中,在情感之火的熔爐里,鐵器漸漸脫去了千古"銹裝",煥發出了無限的生機。不知從何年何月開始,鐵匠這一古老的職業逐漸不見了,鐵器被歷史的激流淘汰了。與其說鐵匠被產業工人替代了,不如說是他們對自身進行了一場革命。這次革命的主要動力源于鐵制品的用途更新了,鐵制品從實用性向裝飾性、向藝術性以及向更有詩情畫意的境地前進了一大步。
鐵制品革命的推動者是藝術家,正是由于藝術家的參與,才使鐵制品獲得了生命力。
?。ǘ╄F藝的歷史
1、國外鐵藝
在歐洲,鐵制品通常用于建筑領域。中世紀初期,鐵藝多遵循古代羅馬風格樣式,典雅莊重為其藝術特點。12-13世紀初,鐵藝以歐洲哥特式藝術為主流,造型華麗,色彩豐富且追求華美,鮮艷的效果。14-16世紀,文藝復興沖破中世紀裝飾的封建性,更加重視人本意義,將文化藝術中心從宮殿移向民眾,鐵藝裝飾技藝日益精湛,強調表面裝飾而不表現結構,華麗封睨的的效果。17世紀為歐洲的巴洛克樣式盛行的時代,巴洛克打破文藝復興時期整體造型形式,鐵藝在通用直線的同時也強調現行的流動變化,具有繁復的裝飾和華美厚重的效果,色彩華麗且用金色予以搭配協調。17-18世紀洛可可樣式使鐵藝裝飾造型極盡繁瑣,詢麗多彩,開始大量使用植物紋樣。"現代藝術"運動的浪潮于19世紀初興起,在這一時期,古埃及文化和瑪雅文化被發掘和探索,金字塔的幾何形體,無論是從外形還是結構上,與歐洲傳統的巴洛克曲線相比,都有明顯的差異。
2、中國鐵藝
鐵藝在中國的歷史比較模糊,也沒有較翔實的研究資料,但鐵匠這種職業卻由來已久。不過,中國的鐵藝始終未能擺脫以實用為目的的圈子。盡管我國古代不乏精美絕倫的鐵藝,如鼎、爐等,回顧我國的鐵藝史,可以說:千年鑄就了萬般器,刀槍劍戟古錢幣,應有盡有,但嚴格來說,真正稱得上藝術品的鐵藝太少了,更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。